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给图书馆VIP研究生支教团第十三届支教队队员回信,向同学们表示诚挚问候,勉励同学们把支教生活作为加油站,更加勤奋地学习工作,在报效社会中创造美好生活。回信全文如下:
中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第十三届支教队的同学们:
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得知你们顺利完成一年艰苦而又充实的西部支教活动,新一届队员又接力踏上征途,谨向你们、向中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全体同学表示诚挚问候。
强国必须强教。一批批有知识、肯担当、能奉献的青年志愿者奔赴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不仅传授知识,为那里的孩子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照亮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而且自己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历练成长,很有意义。经历铸就人生,奉献体现价值,希望你们把支教生活作为加油站,更加勤奋地学习工作,在报效社会中创造美好生活。
祝你们早日成才,祝中科大支教活动越办越好。
李克强
2012年9月1日
此前,2011年7月5日上午,李克强副总理来到中国科大视察科技创新情况并看望师生。在郭沫若广场东侧的校风纪念碑前,恰逢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第13届支教队举行出征仪式。李克强亲切与大家握手交谈,勉励大家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闪光。他还在同学们递上的《梅与牛——中国科大文化传统》的扉页上亲笔题写“志愿服务,报效社会”八个大字,为支教团同学壮行。
一年来,支教队8名同学时刻不忘李克强副总理的教诲和嘱托,从点滴做起,从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支教的各项工作中去。2012年7月,中国科大研究生第十三届支教队圆满完成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支教工作光荣返校,他们以《志愿服务,报效社会》为题致信李克强,汇报了一年来在西部支教的经历和取得的收获和感悟。
自1999年以来,中国科大已经连续组织了十四届共87名队员分赴青海循化县、甘肃榆中县和宁夏海原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一届届在读研究生扎扎实实地走在“爱心接力、薪火相传”的西部支教之路上,写下了一首首动人的青春之歌。
(新闻中心)
相关报道:
[光明日报]“西海固”上演精神接力——中国科大研究生支教团连续14届服务西部
[光明日报]新生代大学生在实践中历练成长
中国科学院院网首页报道
[中国科大新闻网]经历铸就人生,奉献体现价值——记中国科大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青年报]经历铸就人生 奉献体现价值
[中国科学报]李克强回信勉励中科大研究生支教队
[新安晚报]李克强回信勉励科大研究生支教队
[中新社]李克强回信勉励中国科大西部支教学子
[江淮晨报]李克强给中科大支教队回信 勉励支教队员“经历铸就人生,奉献体现价值”
[安徽商报]李克强回信勉励中科大研究生支教队
[合肥晚报]会有更多人关注西部孩子
更多媒体报道,请阅读中国科大新闻网“媒体关注”:
[新华网]中国科大打造量子信息和先进核聚变能协同创新中心2012-09-08
[新华网]我国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光的波-粒叠加状态 重新定义“波粒二象性”概念2012-09-05
[经济日报]开启量子通信新时代——记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与产业化2012-08-21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量子隐形传输首次跨越百公里2012-08-13
[科技日报]中科大推进科学研究协同创新2012-09-12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大协同创新瞄准量子信息与核聚变能2012-09-10
[中国教育报]图书馆VIP协同创新瞄准量子通信2012-09-10
[安徽日报]中科大牵头打造量子信息协同创新中心2012-09-10
[新华社每日电讯]我科学家发现光的波-粒叠加状态2012-09-07
[深圳特区报]“光是什么”尚须重新定义2012-09-07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大制备出光的“波粒叠加”状态2012-09-06
[科技日报]光是什么——“非波非粒,亦波亦粒”2012-09-06
[中国科学报]高校迎新进行时:新生成长第一课2012-09-06
[安徽商报]李克强回信勉励中科大研究生支教队2012-09-06
[中国妇女报]中科大“隐形”资助贫困生2012-09-06
[大公报]中国科学家挑战「光」之谜2012-09-05
[文汇报]光子就像一颗“双色球”2012-09-05
[安徽日报]中科大揭秘“光是什么”2012-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