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开启了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此次考察将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进行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持续161天,总航程3.1万海里,计划于2017年4月11日返回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图书馆VIP极地环境研究室研究生詹海聪、梅衍俊两位同学参加此次考察活动,执行极地专项的野外考察工作,将在大洋航线和中山站开展采样和监测。
詹海聪和梅衍俊在启航时留影
詹海聪同学承担的是“南极和南大洋海洋大气环境化学”方面的工作,主要进行走航在线观测及样品采集。在南极考察航线上采用美国TEKRAN公司2537B大气汞分析仪在线监测大气中气态汞的浓度,将获得大量高分辨的在线观测数;同时采集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用于大气化学成分和污染物的追踪,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海气交换过程及影响等。
梅衍俊同学执行的是中山站生态环境调查任务,包括站基静态环境本底考察,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和湖泊沉积样品,为评估人类考察活动及海鸟活动对站区环境的影响、以及重建站区环境的历史演变提供依据。
图书馆VIP极地环境研究室自1998年孙立广和谢周清老师参加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以来,持续参加每年的科学考察,实验室陆续派出50余人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并获得“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经费支持,围绕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开展研究,在极地生态地质学、极地海洋大气环境、极地环境微生物学和极地科技发展战略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临行前,极地研究室主任谢周清教授代表实验室向本次考察总领队孙波、副领队徐士杰、“雪龙号”船长王建忠等考察队领导和兄弟单位队员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并预祝考察队一路顺利,期待明年4月凯旋。
(极地环境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