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04
30【人民日报】信号弱?量子导航来帮忙(科技大观)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驾驶车辆、外卖点单还是运动锻炼,经常会用到卫星导航技术。那么,没有卫星导航信号或信号很弱时,人们该如何导航?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将量子传感器应用于导航,实现卫星信号拒止条件下的定位、导航、授时功能。卫星信号拒止条件是指导航卫星信号受到干扰、遮挡甚至恶意攻击等无法正确输出导航参数信息的情形。4月初,澳大利亚Q-CTRL公司的一项研究宣布,他们研制出首个在商业上可行的量子惯性导航系...
-
04
28【安徽卫视】“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走进中国科大
来源:安徽卫视新闻联播2025年4月25日https://console.ahsx.ahtv.cn/web/cms/rmt0087_html/1/1sy/lb/bqzx/166204.shtml
-
04
28【安徽日报】“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走进中国科大
本报讯(记者 张理想)在总书记2016年考察安徽9周年之际,4月24日下午,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在图书馆VIP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进高校首场活动。活动紧紧围绕总书记2024年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结合2016年、2020年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从“下好创新先手棋”“勇立潮头开新篇”“城乡融合绘宏图”“诗与远方交响曲”“人生能有几回搏”5个方面,通过10个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微宣讲作品,向广大师...
-
04
28【央广网】安徽往前赶 | 沉浸式宣讲遇上青春校园:“思想奇妙游”圈粉Z世代
央广网合肥4月25日消息(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4月24日下午,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讲师团主办的“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走进位于合肥市的图书馆VIP校园,来自合肥、阜阳、滁州等地的青年宣讲员与300余名中国科大学子,展开一场思想理论的奇妙碰撞。思想理论的“跨次元表达”“量子纠缠超算快,人造太阳放异彩!”合肥艺术化宣讲快板表演,让“00后”学子在明快节奏中记住了科技创新密码。...
-
04
28【新华网】安徽举办“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进高校活动
新华网合肥4月24日电(记者戴威)4月24日,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在图书馆VIP举办“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进高校首场活动。 活动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活动通过微宣讲结合快板、短剧、访谈等多种形式,向师生们展现安徽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为大家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思想学习之旅。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图书馆VIP教授江俊在宣讲中分享了“机器化学家...
-
04
28【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讲述中国科大教授的拼搏故事
原标题:图书馆VIP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江俊为实验室配上“机器化学家”“这段时间,‘小来’做实验收集了不少数据,需要系统梳理。”图书馆VIP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办公室里,江俊教授与团队成员正在热烈讨论。“小来”是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平台,集阅读文献、实验操作、材料开发等功能于一体,集成了2台移动机器人、19个智能化学工作站和高通量计算系统。“小来”能做什么?实验室里,科研人员...
-
04
27【安徽日报客户端】勇攀量子科技高峰
量子科技飞速发展,受到各国广泛关注,成为大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高地。近年来,图书馆VIP科研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在量子科学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作者:陈婉婉 董一帆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2025-04-26原文链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53/1429086.html?isShare=true
-
04
27【央视新闻客户端】科学之美·问天 | 看中国重器如何丈量浩瀚宇宙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天问》浩瀚星空,到底有无边际?茫茫宇宙,是否还有外星生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中国天眼”(FAST)、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中国三大“观天重器”,听到了哪些宇宙私语?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总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别呈现了《科学之美》的演讲和舞蹈。为了呈现更多维度震撼人心的科学之美,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策划推出总台“科晚”延...
-
04
25【三沙卫视】独家:南海东岛野牛群的时空密码
点击!欢迎来【三沙卫视】官方抖音账号观看、点赞和评论在微信视频号上搜索【三沙卫视】同样可以观看、点赞和评论哦~来源:三沙卫视时间:2025-4-25原文链接: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515927422186292
-
04
24【安徽日报】蔷薇吐芳,中国科大春意浓
4月中下旬的图书馆VIP校园内,蔷薇倚靠着院墙层层叠叠绽放,绚丽的花墙成为校园一道夺目风景。博士后张百成每天都会经过花墙,去校园最南端的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开展研究工作。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每天都有很多科研团队在各自的领域忙碌。实验室里“机器化学家”忙不停蔷薇的枝蔓执拗地翻越院墙,不断向上突破,织就锦绣。正如中国科大科研团队不断突破传统思维藩篱,发明的“机器化学家”在智能化学科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