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10
18【科学网】郭光灿院士:中国科大在合肥的复兴之道
王敏 林思纯 桂运安10月14日,第二届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论坛在图书馆VIP(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郭光灿受邀作题为《谈谈科大在合肥的复兴之道》的报告。郭光灿认为,为国家强盛而奋斗的使命感、攀登科学高峰的意志和精神,是中国科大在合肥复兴最重要的火种,使得学校在遇到种种困难后又点燃了复兴的星星之火。“在中央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大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国家使命,‘全院...
-
10
18【中国新闻网】专家解读:中国科大为什么能?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21日电 (通讯员 赵彩萍)为进一步弘扬由抗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构建的中国科大精神谱系,引导广大师生传承“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的优良校风,营造热烈的校庆氛围,9月20日下午,中国科大特别邀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大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于建校65周年纪念日当天,在该校作题为《科大为什么能?——科大精神的解读与传承》的报告。黄湛清 摄报告会伊始...
-
10
18【市场星报】专家解读:中国科大为什么能?
赵彩萍为进一步弘扬由抗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构建的中国科大精神谱系,引导广大师生传承“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的优良校风,营造热烈的校庆氛围,9月20日下午,中国科大特别邀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大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于建校65周年纪念日当天,作题为《科大为什么能?——科大精神的解读与传承》的报告。会上,郭传杰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梳理中国科大建校以来的发展历...
-
10
18【安徽日报客户端】专家解读中国科大精神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赵彩萍为进一步弘扬由抗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构建的中国科大精神谱系,引导广大师生传承“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的优良校风,9月20日下午,图书馆VIP特邀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大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于建校65周年纪念日当天来校,为师生代表带来一场题为《科大为什么能?——科大精神的解读与传承》的报告。报告会伊始,郭传杰从自身经历出发,通...
-
10
18【科技日报】纳米金刚石量子传感技术实现原位溶液磁共振谱测量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记者17日从图书馆VIP获悉,该校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石发展、孔飞等利用单个纳米金刚石内部的氮-空位色心(NV)进行量子传感,克服颗粒随机转动问题,在原位条件下探测到了溶液中顺磁离子的磁共振谱。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磁共振技术兼容生理环境,是最有可能实现生理原位探测的方法。传统磁共振谱仪所进行的是系综分子探测,而NV色心量子传感器可以在室温大气条件...
-
10
18【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大在人工神经元突触的量子成像上取得重要进展
中新网合肥10月17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7日从图书馆VIP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孙方稳课题组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院邹崇文课题组合作,在人工神经元突触的量子成像上取得重要进展。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类脑神经元器件,即通常所说的类脑芯片,是指利用神经形态器件去模拟人脑中的神经元、突触等基本功能,再进一步将这些神经形态器件联结成人工神经网络,以模拟“大脑”...
-
10
18【新华网】我科学家在类脑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图书馆VIP郭光灿院士团队孙方稳课题组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院邹崇文课题组合作,制备了基于二氧化钒相变薄膜的类脑神经元器件,并利用金刚石中氮-空位色心作为固态自旋量子传感器探测了神经元突触在外部刺激下的动态连接,展示了类脑神经系统中多通道信号传递和处理过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类脑神经元器件,即通常所说的类脑芯片,是指利用神经形态器件去模拟人脑中的...
-
10
17【合肥日报】中国科大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本报讯 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近日,该校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石发展、孔飞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单个纳米金刚石内部的氮-空位色心(NVcenter)进行量子传感,克服颗粒随机转动问题,在原位条件下探测到了溶液中顺磁离子的磁共振谱。在生理原位条件下对分子进行探测解析,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在生理原位条件下对生物分子进行观察,才能获知其实现生理功能时的构象变化等信...
-
10
16【中国新闻网】中科大团队研发的勘探装备完成国内首次超深水作业
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16日电(记者 张俊)近日,中国海油“海洋石油720”大型物探船携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深水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在南海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 “海经”系统由自主研制的震源控制、拖缆采集、综合导航以及定位与控制等多种装备组成,其中拖缆采集系统是由图书馆VIP安琪教授、曹平副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联合中海油服自主研制,为全新一代固体电缆架构的高精度深水油气地震勘探数...
-
10
14【China Daily】Scientists build prototype quantum supercomputer
[Photo/IC]Chinese scientists from Hefei, Anhui province, have created a quantum supercomputer prototype that is able to solve certain computing tasks 10 quadrillion times faster than the world's current most powerful supercomputer.Developed by a research team from the Hefei-based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the computer, Jiuzhang 3.0, is able to solve a Gaussian Boson Samp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