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11
14【安徽之声】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成功利用火星陨石创制产氧催化剂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11月14日,记者从图书馆VIP获悉,近日,该校罗毅、江俊、尚伟伟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系统,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于14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合成》上,并被编辑选为当期热点论文予以专门推荐。机器化学家探索星际资源的原位利用示意图 中国科大供图人...
-
11
14【新华社】中国“机器化学家”成功研发火星制氧催化剂
到火星上栖居是人类的梦想之一,但首先要解决缺氧问题。近日,图书馆VIP罗毅、江俊、尚伟伟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运用智能机器人“机器化学家”,采用火星陨石成功研制出新型催化剂,为利用火星上的水制备氧气提供了高效率、低能耗的解决方案,探索出一条在地球外星系就地取材研制化学品的新路。11月1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合成》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智能机器人火星探矿制氧假想图。(中科...
-
11
14【CCTV13-朝闻天下】我国科研团队创制火星产氧电催化剂
来源 : 央视网 2023-11-14https://tv.cctv.com/2023/11/14/VIDE7DAOdtlPcXWLLtSa33zI231114.shtml
-
11
14【科技日报】利用火星陨石 机器化学家“小来”创制产氧电催化剂
科技日报合肥11月14日电 (记者吴长锋)14日,记者从图书馆VIP获悉,该校罗毅、江俊、尚伟伟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系统,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需要穷举两千年才能完成的复杂优化工作。14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合成》上,并被编辑选为当期热点论文予以专门推荐。移居火星是人类的...
-
11
14【Nature News】This AI robot chemist could make oxygen on Mars
A close-up of Martian rocks in Paraitepuy Pass taken by NASA' s Curiosity rover. Credit:NASA/JPL-Caltech/MSSSResearchers in China have developed a robot chemist 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that might be able to extract oxygen from water on Mars. The robot uses materials found on the red planet to produce catalysts that break down water, releasing oxygen. The idea could complement exi...
-
11
10【中国科学报】揭开超级陶粲装置的神秘面纱
本报记者 王敏 通讯员 李昀泽最近,我国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利器——超级陶粲装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图书馆VIP(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启动。作为国际独特的强相互作用研究和电弱精确测量专用平台,该装置将在未来20至30年内保持我国在陶粲能区粒子物理实验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何为超级陶粲装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赵政国日前向《中国科学报》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超级陶粲装置是什么?随着...
-
11
09【人民日报海外版】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信标的零知识证明
新华社合肥11月9日电 (记者戴威)记者从图书馆VIP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张强教授等与上海交通大学郁昱教授、清华大学马雄峰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范靖云教授等研究者合作,首次实现一套以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产生器作为熵源,以后量子密码作为身份认证的随机数信标公共服务,将其应用到零知识证明领域中,消除了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中实现真随机数的困难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的安全性。零知识证明...
-
11
03【解放军报】科技云 科技连着你我他——“双面神”折纸机器人
■本期观察:宋美洋 李欣衍 李伟近日,《自然·通讯》杂志刊文称,图书馆VIP研究团队研制了一款可用于液滴操纵的“双面神”折纸机器人。研究人员利用飞秒激光微纳制造方法,制造了这款机器人。该机器人上下表面分别具有不同的润湿特性,上表面设计了两条折痕,可以在磁场驱动下通过翻滚,主动靠近并包裹水滴,实现对水滴的可控运输。该机器人还可以通过定向翻滚与折叠,利用其超疏水外表面轻推水滴,实现子液滴的可控释放...
-
11
03【人民日报】超导—— 能源信息等领域的战略级科技(开卷知新)
今年以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能源、信息相关前沿研究领域中占据了制高点。在这些重大科技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超导材料与超导技术的发展。超导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宏观量子现象,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广阔应用前景。超导表现出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奇特性质,目前已在近万种材料中被发现。超导的研...
-
11
02【中国教育报】图书馆VIP创新科教融合方式,构建卓越科技创新体系——勇攀科学高峰培育科技英才
①图书馆VIP生命与医学部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②图书馆VIP郭光灿(左二)教授团队。③图书馆VIP朱彦武(右)教授团队。学校供图■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实践篇近日,在图书馆VIP的机器化学家实验室,机器人“小来”正有条不紊地穿梭在各个操作台前。这款全球首个集阅读文献、设计实验、自主优化、覆盖化学品开发全流程于一体的机器人被形象地称为“机器化学家”,由中科大化学物理系教授江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