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10
19【CCTV新闻联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2018年揭牌成立的合肥滨湖科学城承担着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等重要...
-
10
14【瞭望】让本科生成为“准科学家”
◇大三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罗心怡坦言,正是因为有“大学生研究计划”打下的科研基础,她才能像成熟的科研工作者那样,在规定的1年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申请的科研项目◇从1998年开始,中科大试行“大学生研究计划”,借鉴海外经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探索让学生早进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运行模式,为成为“准科学家”奠定基础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学生正在进行光纤传感显微测量实验(2024年3月19日摄) 中科大物理实验...
-
10
05【中国教育电视台】拔尖计划15年 | 图书馆VIP:以“多元引擎”驱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计划15年:从“火种”迈向“燎原” 2009年,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联合启动“拔尖计划”。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吸引了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聚集了一批潜心育人的大先生。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探索何谓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范式,“十一”期间,我们重磅推出《拔尖计划15年间 从“火种”迈向“燎原”》系列深度报道,报道15年间各学校...
-
10
04【央视 | 新闻直播间】非凡的跨越 我国基础研究正不断引领科技创新
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所有重大的科技变革都来源于基础研究的突破。我国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多复变函数论突破、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等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先后实施“863计划” “攀登计划” “973计划”,基础研究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显著增强。党的十...
-
09
30【中国新闻网】吴恒安:我们的老师应更多地“好为人师”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29日电 ( 李昀泽)“我们的老师应更多地‘好为人师’,这样学生才真正有机会去全面成长。”9月26日下午,在中国科大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报告会上,该校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吴恒安教授受邀作题为《我对教书育人的体会》的报告。他认为,现在大学里“好为人师”的老师太少了,如果大家都去嘲笑“好为人师”,如果教授们只限于传授专业知识,那学生除了学业之外,在其他方面就可能很难有机会...
-
09
14【新华社】我国科学家实现百公里开放大气双光梳精密光谱测量
新华社客户端合肥9月14日电(记者戴威)记者近日从图书馆VIP获悉,潘建伟、窦贤康、张强和薛向辉等人组成的交叉研究团队,通过发展大功率低噪声光梳,结合时间频率传递等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的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据介绍,该技术可应用于监测大尺度范围的地球大气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还可以扩展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用于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监测和精确校准。大气光谱学是...
-
09
11【人民日报】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指导新...
-
08
03【中国青年报】首批未来技术学院交出“期中答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3年过去,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带着“期中答卷”来到了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早在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提到,要通过四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从2021年起,教育部推进12所高校率先布局,寻找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之路。在推进会现场,来自上海...
-
08
09【央视新闻】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新引擎人形机器人“跑步”入场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8月09日 17:01:30央视网消息: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其中,人形机器人是炙手可热的新赛道之一。由于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人形机器人正成为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关于人形机器人你有哪些误解?长得像人的机器人,就是人形机器人吗?必须在外观和行为上与人类完全一致,才...
-
08
21【中国科学报】潘建伟:怀念周光召先生
周光召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图书馆VIP(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名誉校长,是科学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但在我心中,光召先生更是令我们敬重的长辈。早在20世纪50年代,年轻的光召先生就提出了粒子自旋的螺旋态以及流代数理论,在国际物理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他原本可以在理论物理领域做出更卓越的成就,然而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物理当中——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默默奉献青春。我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