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02
24【CCTV-13】朝闻天下|履职一年间·全国政协委员刘连新 让老百姓看病不仅少花钱 还要少跑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刘连新多年来持续关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推进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相关工作建言献策,让老百姓看病不仅少花钱,还要少跑路。春节刚过,刘连新委员就来到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调研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落地情况。刘连新委员告诉记者,医疗服务价格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目前的医疗服务价格仍然存在一些结构不合理,如体现医务人员劳务...
-
02
24【瞭望】在世界屋脊仰望浩瀚宇宙
◇戈壁滩荒凉无垠,阵阵呼啸的“风斧”裹挟着飞沙扬砾,雕刻出怪异嶙峋、形态万千的风蚀地貌,让人恍若来到了火星◇在青藏高原上勘定优秀光学天文台址,关乎我国未来空天活动和相关基础学科参与国际竞争◇AIMS望远镜将填补国际上没有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空白,揭开太阳在中红外波段的神秘面纱◇每年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来到冷湖,用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和日珥、观测行星,接触东半球唯一的国际天文观测基地,近距...
-
02
24【光明日报】新年我想这么干⑪ 国盾量子党支部书记周雷:让量子技术保持国际领先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童璐【新年我想这么干⑪】机器运行发出低沉的嗡嗡声,设备指示灯光如星火般闪烁……走进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验机房,国盾量子党支部书记、副总裁周雷正在调试新一代量子保密通信核心设备。“咱们今年要进一步研发攻关,保持国际领先的技术指标,提升产品工程化能力,让量子技术更好地和经典信息技术融合起来。”说起今年的升级计划,周雷和同事们信心满满。量子保密通信,是量子科技中最先...
-
02
23【新安晚报】中国科大在等离子体湍流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非线性湍流中内部输运垒的自组织形成和演化。本报讯 日前,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王少杰教授课题组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湍流输运和约束模式跃迁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多位国际著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高度评价这一工作。即将建成的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的成功运行依赖于芯部等离子体高约束运行模式的实现,即内部输运垒的形成。迄今为止,国际上多个装置...
-
02
19【中国科学报】图书馆VIP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超声动力疗法
本报讯(记者王敏)图书馆VIP副教授阳丽华课题组研发出一种纳米颗粒介导的超声动力疗法,有望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生素疗法的有效替代方案。这种超声动力疗法的优势还包括去除空泡毒素A、保护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以及可避免抗菌素耐药性。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目前,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疗法都依赖口服抗生素。但是,临床标准疗法面临两个重要挑战,一是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
-
02
09【光明日报】我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多体配对赝能隙 为理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支持
本报合肥2月8日凌晨电(记者常河)图书馆VIP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这项研究首次确立了配对赝能隙的存在,为高温超导机理中的电子预配对假说提供了支持,向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能隙的产生是超导的标志性现象。在常规超导体中,能隙存在于超导相变温度以下。随着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
-
02
09【新华社】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多体配对赝能隙
新华社合肥2月8日电(记者徐海涛、陈诺)为什么会出现高温超导现象?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期,图书馆VIP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朝着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重要一步。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7摄氏度左右时,汞金属的电阻会降为零,这就是超导现象。如...
-
02
09【安徽日报】中国科大量子模拟取得新突破 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记者2月8日从图书馆VIP获悉,该校学者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确立了配对赝能隙的存在,成为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相关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能隙的产生是超导的标志性现象。在常规超导体中,能隙存在于超导相变温度以下。随着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被发现,即使在超导相变温度以上,能...
-
02
09【江淮晨报】中国科大团队有科研新成果
本报讯 2月8日,记者从图书馆VIP获悉,该校学者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确立了配对赝能隙的存在,成为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相关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能隙的产生是超导的标志性现象。在常规超导体中,能隙存在于超导相变温度以下。随着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被发现,即使在超导相变温度以上,能隙仍然能够被观...
-
02
08【上观新闻】“里程碑”!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多体配对赝能隙
为什么会出现高温超导现象?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期,图书馆VIP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朝着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重要一步。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当温度下降到足够低时,汞金属的电阻会降为零,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果能研制出室温下电阻为零的“超级导体”,将能显著改...